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学院经济管理系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校、系工作重心,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努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校(系)企合作办学,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管理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迈向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一、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领导能力显著增强
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经济管理系领导班子紧密团结,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努力加强“三基建设”,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两提一创”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依法管理、依法治系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二、办学定位思路更加清晰,办学目标更加明确
在过去四年多时间里,经济管理系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积极开展专业建设,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为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一)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
专业数量由1个(财务管理)增加至3个,新增会计学、物业管理2个本科专业,不仅扩大了办学规模,而且使各专业之间能够相互支撑衔接,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完善。专业特色进一步凝练,初步形成了专业办学特色。根据财务管理、会计学岗位技能要求建立了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课时的比重不断加大,实验实训课程课时数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使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契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方向。
(二)专业教学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
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室教学实现了由传统“管、教”向以教师引导、指导为主的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地位。建立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会计实训、分岗位会计模拟实训、综合会计业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等课程组,探索实施了课程组长负责制。“课程组”定期开展实训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研讨工作,有效推进了相关课程按计划进行。
(三)专业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教材选用更加注重质量,坚持从培养目标出发,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教材,专业课程选用“规划教材”数量比例达到85%以上。鼓励教师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自编教材与实习指导书。在建设期内,主编和参编公开出版教材6部。精品课程建设逐步推进,明确了建设重点。以主干课程为主导,以行业实际要求为主要内容编写完成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实验实训教材3部,根据财务管理、会计学岗位技能要求建立了模块化的教材体系,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实现了大多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完成,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重点开展了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建设期内,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建设了3门系级精品课程。
四、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一)师资队伍显著增强,结构不断优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培养、引进、转型、提高”的八字方针,即对现有教师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对青年教师通过校内新老教师“一对一”的帮教形式,加强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训练,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历学位进修,单科进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教学技能等方面适应了本科教学的需要;每年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引进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同时,向社会、企业和行业引进一些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和提升教学、科研及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
经济管理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大力引进相关专业专任教师,聘请山西财经大学李端生教授、太原学院李贻玲教授等名校名师做客座教授,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十二五”期间,新增专任教师5人,新增全职外聘教师6人,新增兼职外聘教师13人,新增实验员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70%以上。重视加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双师型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有9位教师参加了国际项目ISEC师资岗前培训,并取得了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教师资格证;有10人参加了《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实验》《理财之道》《经济法》《管理学》等课程培训;1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为期一年访问学者学习;7人分别在浙江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参加了课程学习;2人在国外完成了管理学硕士学位进修;8位教师赴企业参加了专业实践锻炼。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进展,教学改革逐步深入
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相结合,成立了财务管理、会计学、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了2012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结合专家组意见和专业发展特点,修订了2013版财务管理、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2016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比较、VBSE模拟实训等4门实验课程,制定了2016级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了2017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教学。
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探索自主实践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加大实践课时比重的同时,保证学生每一学期有一门实践课程,做到课内实训、课外见习和实习不断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应用技术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免修免考制度,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逐步实现了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大力开展多元考核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过程考核方案,提高了考核的有效性。
五、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经济管理系高度重视实验中心建设,积极向学校申请场地、经费,已建成立了“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实验室”“理财工作室”五个实验室,配置了“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会计综合实训”的“u8.72”软件、“ERP”实体沙盘、“财务管理—理财之道”软件。总投资达331.421万元,实验室面积达484平方米。实现了把虚拟企业搬进校园,满足了实践教学需求,为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平台。
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严格依据院教函2014[32]号《关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申报认定工作办法》,规范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2016年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13门实验课全部通过了教务处的认定,其中6门课程被认定为综合性实验课程。2016年对13门实验课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编制了2本会计实验指导书。
六、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一)加大科研推动力度,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经济管理系重视加大科研推动力度,深入开展科研活动。依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管理制度,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制订了《经济管理系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管理条例》《经济管理系科研成果奖惩条例》等管理办法。重视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专业特点相结合,积极围绕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学生学习为主,大力开展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申报教改科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在研究中突出了以强带弱,以老带新,以项目和研究方向来组织团队,集中优势,攻坚克难,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研能力。“十二五”期间,累计申报立项教改课题5项,其中省级教改课题2项。
(二)鼓励科研项目申报,加强科研项目团队建设
重视加强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从事科学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全系师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平均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达到10篇以上,其中60%以上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累计申报承担科研课题18项,其中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累计出版教材、专著6部,获得科研经费6.4万元。积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成功承办山西省会计学会2016年年会,邀请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韩朝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王继平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李端生教授、杨瑞平教授、太原学院李贻玲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21场。
七、党群学团工作扎实推进,育人能力有效提升
(一)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群团工作全面开花,成绩显著
(三)学生教育管理能力水平提升
(四)学科竞赛、文体竞赛、科技创新、考研就业硕果累累
八、校企合作工作硕果累累,人才培养不断创新
经济管理系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系企合作,努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行、中国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吕梁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吕梁市讯捷科技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离石区滨河北东路证券营业部、山西凌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满足了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教学目标。
经济管理系高度重视学位授予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学位授予评审工作,顺利通过财务管理、会计学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同时,重视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不断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2016年,在做好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士学位评审专家指导意见,启动了2013级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成立了毕业论文领导和工作小组,制定了2017届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具体日程推进表。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经多方努力,聘请了企业、政府部门及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11名充实指导教师队伍,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保障。
重视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的规范化建设,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2017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会计学专业所有毕业论文经过校内外专家4次审核,5次以上整改后确定。其中2016年12月23号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了集中审核。会计学院院长吴秋生教授对本科生论文选题要求做了具体指导,杨瑞平、李贻玲教授、王保明注册会计师等对所有题目进行了审核。2017年3月已完成开题答辩环节。目前,学生已进入第一稿写作阶段,毕业论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随着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规划的不断推进,经济管理系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建设、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合作办学、学位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经济管理系全体师生不会满足于现状,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奋力拼搏,努力前行,为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